四川“十四五”現代種業發展規劃出爐 聚焦種業振興“五大目標”
本報訊(四川農村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2 月16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林草局近日聯合印發了《四川省“十四五”現代種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今后一段時期,全省將聚焦種業振興“五大目標”,實施五大重點工程,將四川打造成為中國西部現代種業發展高地。
《規劃》明確,到 2025年,全省現代種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實現由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轉變目標。
五大具體目標為,資源保護邁上新臺階、育種創新取得新突破、供種保障取得新進展、主體培育取得新成效、監管能力實現新提升。
為實現五大目標,我省將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能力提升、育種創新能力提升、良種繁育能力提升、企業競爭能力提升、監管服務能力提升五大重點工程。
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能力方面,我省將加快資源普查收集保護、健全完善資源保護體系、開展資源鑒定評價、推動資源創新共享利用。
《規劃》明確了相關重點項目布局,包括在天府現代種業園內建設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新建和改建136個種質資源圃(場、區、庫),建設1個省級種質資源鑒定評價中心,建設50個特色資源創新開發利用基地。
在育種創新能力方面,我省將打造種業科技創新平臺,推動關鍵技術創新應用、深入推進良種聯合攻關、加快種業科技成果轉化。
尤其在關鍵技術創新上,我省將加快組學、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等生物技術以及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育種中的應用,突破生物育種“卡脖子”關鍵技術,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
在育種創新能力方面,我省將布局一批重點項目,涵蓋農作物、畜禽、水產、蠶桑和飼草五大類別,力爭培育綠色高產、優質專用和適宜輕簡化栽培的突破性糧油農作物新品種10個以上,培育釀酒專用新品種5個以上,開展蔬菜、果樹、茶、食用菌、馬鈴薯和道地中藥材新品種選育,選育新優品種20個以上,培育地方豬新品種(配套系)2-3個。在良種繁育能力方面,我省將大力推進現代種業園區和種業集群建設、加快建設優勢種業良繁基地、加強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
其中,我省將以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區和三臺國家現代生豬種業園區為引領,創建國家區域農作物和畜禽種業創新中心以及中國南方蔬菜種業創新中心。
此外,我省將建成農作物、畜禽、水產、蠶桑等現代種業園區10個,重點建設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生豬、牛羊、水產等7個集群類型,實現產學研用、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發展。
在企業競爭能力方面,我省將培育種業行業領軍企業、加快培育優勢種業品牌、鼓勵種業企業兼并重組、深化對外開放交流合作。
其中,我省將組建四川省現代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培育壯大龍頭種業企業。支持中央企業、上市企業中的種業企業以及世界種業50強、國內種業20強在川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培育領軍種業企業28家,力爭10家以上領軍企業進入全國種業企業50強。
在監管服務能力方面,我省將深化種業法治建設、加強檢測展示評價體系建設、加強種業市場監管、嚴格規范品種管理、深化種業放管服改革。